识别孩子发出的代声音,正确对待
来源:太原心理咨询中心 时间:2018-07-17 09:31:21
从真实性的纬度划分,人类的声音可以划分为“原声音”和“代声音两种。源自内心表达个人意愿的语言称为“原声音”,它就像每个人体内的“本我”所发出的最原始、最真实的呼唤,完全代表了个体的真实情感;与之相对的是“代声音”,它并非来自内心深处,而是综合了现实情境的需要而所表达出的语言。《夸奖孩子的正确方式》
要识别无意的说谎必须学会有效识别“代声音”,马上来实践下,看看我们能否有效识别。
星期天的下午,小琴刚从柜子里找出一个洋娃娃准备玩的时候旁的表妹小欣看见了,说:“让我也玩玩吧。”小琴马上说:“不行,妈妈不让。”刚说完,就看见了妈妈严肃而又充满期待的眼光。于是,小琴马上对小欣说:“好吧!”然后把洋娃娃给了小欣在这个例子中,小琴的“不行”是一种原声音,“妈妈不让”为了维护原声音而产生的借口,“好吧”则是为了顺应妈妈的要求而发出的代声音。又如:
妈妈教孩子数数字,重复几遍之后会问孩子:“你记住了吗?”孩子通常会点点头,说:“我记住了。”但是,当妈妈要他背一遍的时候,孩子一个都背不出来。妈妈很生气地说:“你刚才不是说记住了吗?怎么又背不出来了?小孩子要实事求是,不可以不懂装懂,知道吗?”孩子只好很委屈地点点头。孩子的妈妈如果对“代声音”的含义有所了解的话,就不会对孩子说出“要实事求是”、“不可以不懂装懂”这些伤人的话了。
四五岁以前的孩子,尚没有形成完善的心理活动机能,对某些事物尚缺乏完整的认识,某些先期形成的心理活动就表现得更为“突出”
满足愿望的心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他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常常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说谎”,这与品德行为无关。
理解性心理错觉—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现象例如,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做了错事,老师教育说:“你做错事是不对的,以后注意改正了,就同样是好孩子。”幼儿听到“好孩子”这个词语,往往会把它当成“表扬”,回家就高兴地报告给爸爸妈妈,说:“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是好孩子!”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幼儿缺乏认识而产生的理解性心理错觉。
有的幼儿是不理解某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往往不自觉地“说谎”。例如,有的幼儿在家看过爸爸妈妈和朋友打扑克、下象棋,就对老师说:“我会打扑克,也会下象棋。”其实他只不过是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并不理解这类活动的真正含义。
自信心的萌动—由于幼儿在理解问题上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象与现实的区别,往往不切实际地说“大话”、夸“海口”。例如,在运动会前挑选小运动员时,教师问:“咱班谁跑得最快?”结果全班幼儿都争着举手说:“我跑得最快!”这是幼儿自信心的萌动。
文章来自:
太原心理咨询中心 网址:http://www.tyxlzxzx.com
本文地址:http://www.tyxlzxzx.com/etxl/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