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曾有心理专家的研究表明,发现有32%的学生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其间以“焦虑症”最多。当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状况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时,就会导致儿童焦虑症的发作。
下面介绍下儿童期焦虑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因为学习使命过重,课外作业太多,文娱及睡觉时刻少,压抑了儿童好玩的天分,日久就会发作焦虑。家长期望值过高,把孩子的考分看得太重,时刻一长,孩子怕考不好就会繁殖焦虑心情。爸爸妈妈常常吵架,家庭无幸福感可言,孩子心灵遭到伤口,变得绝望与焦虑。
升学的压力以及学生之间竞争增强,造成那些成果不好的孩子孤僻、厌学、焦虑。孩子考得好,家长在生活上加倍关怀,考得差,生活上处以赏罚,乃至嘲讽讥讽,使孩子加剧焦虑。单个教师及少量家长以严峻的赏罚手法教育孩子,易使儿童发作心理障碍。
防治儿童焦虑症要营造一个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庭成员要友善、民主、互敬、合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按实际状况而定,要辅导其掌握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多与孩子交流,进步其学习爱好。教师与家长要常常给孩子鼓舞,绝不能施压过大与过度赏罚。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 5个方面的特点: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交往,尊重别人,乐于助人,并且有团队精神;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能适应周围的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那么,如何让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呢?
首先,要常使孩子感受到愉快的情绪;
要孩子感受到愉快的情绪,父母就要给予孩子无限的关爱,因为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而引起的。这就要求父母要常与孩子交流,通过交流沟通,不仅使父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孩子需要引导的问题,更可以使孩子深切地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爱,从而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孩子因此感受到的愉快情绪,是孩子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种交流可以是随时随地的,例如,在与孩子同行的路上可以问问孩子在学校里的开心事;逛商场前让孩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物品;在饭前饭后跟孩子说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只要父母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加上亲切的笑容就可以了,这样会使孩子从中得到一种健康情感的影响。
其次,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处不在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父母不懂得教育的规律,不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误,父母就以偏概全,经常说一些伤害孩子身心的话,更有甚者,对孩子打骂相加,使孩子形成胆小、压抑或者反叛心理;还有的父母和孩子说一些混淆是非的话,或者以反话激孩子,比如,“你这么能干,什么都抢过去,有本事你再来试试,你是真行吗?”这不仅会强化孩子的任性心理,还会使孩子信以为真,造成不良后果。至于父母的举止行为,就更容易给孩子带来影响了,所以要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做父母的必须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和安全的心理氛围。
第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对孩子的进步和成功的赞赏和鼓励,能使孩子更多地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使他们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相信自己的力量,树立自信心。当孩子慢慢懂事后,就开始注意别人,特别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父母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要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在评价孩子时,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确立适当的评价标准,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要求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或者一步到位,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只有对孩子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才能让孩子切实了解自己的能力。当看到孩子有某些不足时,要鼓励孩子去弥补,还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利条件,在实践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
因此父母的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孩子发泄,自己做错了事,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的性格,父母要善于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在处理家庭事务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发言权。这样使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才会形成民主的家庭风气,才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为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中国家庭往往会忽视对孩子不良心理的矫正,这样使得很多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坏孩子”往往“坏”在思想上,只有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才能使孩子有出息。
本文地址:http://www.tyxlzxzx.com/etxl/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