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心理咨询中心:家庭教育间不能自相矛盾
来源:太原心理咨询中心 时间:2018-08-27 09:05:30
在家庭教育方面,“手表定理”给父母的启示是: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同时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提出两个不同的要求,因为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行为陷于混乱可是在当前的教育中,却存在着大量的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太原心理咨询中心:家是什么?》
一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协调。不少父母因为工作忙、家务重,很少跟学校教师联系,就不了解学校教育和孩子在校的表现。有的父母言行举止有悖于学校教育比如,教师教育孩子做事要踏实认真,父母却说“会捣糨糊才是真本事”,这样就容易误导孩子或引起孩子认识的矛盾。
还有的父母怕孩子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担心孩子“走歧路”,就把孩子禁锢在“孤岛”似的家里,限制在“两点(家庭一学校)一线”的空间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分离”,更谈不上协调一致了。
二是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有不少家庭的父母之间、父母与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观念冲突、内容矛盾、方法不同的情况。他们相互间很少商量,各行其是,甚至各执已见,在孩子面前争吵,有时出现母亲唠叨、父亲训斥、爷爷“打圆场”、奶奶袒护、外公外婆充当“保护伞”的混乱现象。还有的父母当孩子有点成绩就彼此争“功”,孩子教育了问题就互相推诿。这些都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影响了教育效果。
这些情况容易让人想到伊凡·克雷洛夫的寓言:梭子鱼、虾和理天鹅想要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可是三个家伙用劲的方向不致,结果使岀吃奶的力气,车子还是在原地纹丝不动。类似地如果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不一致,力量不协调,那么即使“使足劲”,也会互相抵消、毫无进展,甚至产生负面后果。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达到协调一致呢?首先,要处理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形成种“三位一体”的协调教育。孩子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成长发展的,父母要主动、经常地与学校教师联系。
去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内容,了解孩子在学校里思想行为的表现,以及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里的状况,接受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父母还要关心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积极联系社会上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交往。
其次,要正确处理家庭内部的关系,形成协调一致的家庭教育合力。父母要经常阅读家庭教育的书报杂志,提髙认识、转变观念,交换对教育孩子的想法,统一思想、互相配合、避免分歧,防止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教育的不一致。特别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矛盾时,要冷静克制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最好等事后背着孩子交换意见,采取“补台”或补救措施。
心理知识
当一个人有一块手表时,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块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块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块可以信赖的校准时间,并以此作为标准,按它的指引行事。就像尼采说的:“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会更容易些。”
这就是“手表定理”。手表定理启示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
文章来自:
太原心理咨询 网址:http://www.tyxlzxzx.com
本文地址:http://www.tyxlzxzx.com/jtkr/392.html